Apple晶片美國製造,但仍落後台灣5年?關鍵原因曝光

america apple chips

《iPhone News 愛瘋了》報導,Apple 正在加速將自家晶片製造轉移至美國,但這些「美國製造」的晶片將主要用於舊款裝置,而最先進的晶片仍將依賴台灣的台積電 (TSMC)。這是否意味著美國本土製造無法趕上台灣?

 

美國 Apple 晶片生產提速,但仍落後台灣

  • TSMC 確認美國新廠將加快建置:新工廠的建設時間將從第一座工廠的 5 年縮短至 2 年。

  • 首座美國工廠生產舊款晶片: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將於 2025 年投產,使用 5 奈米製程 (N4),僅能生產 A16、S9 等舊款晶片。

  • 最先進製程仍留在台灣:3 奈米與 2 奈米製程的 Apple 晶片未來將繼續由台灣生產,美國工廠的技術落後至少 5 年。

  • 台積電台灣優勢難以撼動:台灣擁有完整的研發、生產與供應鏈優勢,美國新工廠難以取代。

 

 

亞利桑那晶圓廠:只生產舊款 Apple 晶片

TSMC 於 2020 年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第一座晶圓廠,預計 2025 年投產,將使用 N4 (5 奈米) 製程,可生產:

  • A16 Bionic (2022 年 iPhone 14 Pro 推出,現用於 iPhone 15 / 15 Plus)

  • S9 晶片 (Apple Watch Ultra 2)

這些晶片屬於 Apple 的舊款產品線,生產目標僅是延續低階與舊款設備的供應,無法用於 iPhone、Mac 的最新旗艦產品。

america apple chips 2

 

第二、第三座美國晶圓廠:技術仍落後

  • 第二座美國晶圓廠 (3 奈米製程)

    • 預計 2028 年投產,但屆時 Apple 主流晶片可能已升級至 2 奈米或更先進製程

    • 目前 Apple A17 Pro、M3 晶片使用的就是 3 奈米製程,美國生產時機已經嚴重落後。

  • 第三座美國晶圓廠 (2 奈米製程)

    • 預計 2030 年前完工,但 Apple 預計 2025 年就會推出 2 奈米 A20 晶片 (Ming-Chi Kuo 分析)。

    • 當美國能生產 2 奈米時,Apple 可能已經進入 1.4 奈米或更小製程

這意味著 美國生產的 Apple 晶片,永遠比台灣慢一代以上,無法供應最新旗艦產品。

 

為何美國製造的 Apple 晶片無法趕上台灣

1. 台積電台灣研發優勢

TSMC 的所有研發仍集中在台灣,技術突破、製程演進均由台灣主導。美國工廠只是負責「量產」,無法開發最先進的技術。

2. 台灣「矽盾」效應影響全球供應鏈

TSMC 在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地位,被認為是一道「矽盾 (Silicon Shield)」,因為全球經濟依賴台灣晶片,這也讓國際勢力關注台灣的穩定性。

3. 美國晶片生產成本與人才短缺

美國半導體工廠的成本較高,缺乏完整的供應鏈與半導體工程人才,使得台灣仍是更具競爭力的生產基地。

 

Apple 晶片的未來,仍掌握在台灣

《iPhone News 愛瘋了》表示,雖然美國積極推動晶片製造,甚至提供補助給台積電,但最先進的 Apple 晶片仍將依賴台灣生產。未來,美國能否真正與台灣競爭?還是 Apple 晶片的核心技術,仍舊掌握在台積電手中?


發表留言